Sunday, July 29, 2012

六根食

六根食

《佛学大词典》中关于六根食的解释:指六根之所对。即眼根以眠为食,耳根以声为食,鼻根以香为食,舌根以味为食,身根以细滑为食,意根以法为食。[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
 

Monday, July 16, 2012

十二感官
Barbara Baldwin/,周远斌/翻译,王姗姗/供稿
每一个感官都有一个器官,每一个感官也有一种gifts. 每一个感官都有过度和不足时的表现。某些感官缺乏或迟钝的孩子,他们对于这种感官的感觉不强烈;某种感官过于敏感的孩子也会有相应的表现。

感官
传达
器官
gift
敏感
迟钝或缺乏
触感
对物质身体界限的意识,界定自己和非自己。
皮肤
信任
别人碰他一下,他会说“别碰我”,就像被针扎了一下。
喜欢靠在那儿,希望你去碰他。多动症的孩子,他们喜欢压在一起。只是缺乏体验到身体界限的机会,他们想要去体验,他们对痛苦不是很敏感。
生命感
健康感或不健康感
自主神经系统 (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
和谐
生命感敏感的孩子,则任何一点变故都会让他们感到痛苦,他们每天不停地抱怨。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有危险。有一些小女孩你轻轻碰她一下,她就告状,会说:“老师,他打我。”常抱怨不舒服。我们称她们为可怜虫或胆小鬼。她们总是希望别人怜爱的人。她们并不是气质上有问题,是因为她们的生命感太强了,她们对生命如此敏感,他们的身体如此敏感,以至于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痛苦。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不能把它当做负面的事去对待。
不是很好的照顾自己,生病了常不觉知。多动症的孩子,对于痛苦和自己舒服不舒服,常没有觉知。所以,对于自己和他人来说,他们可能是危险分子。
通常生命感比较缺失(麻木)的孩子没办法感到痛疼。
运动感
本体感受---对身体本身运动的感受
周围神经系统(末梢神经系统)
自由
当别人传给他球时,他没办法接住,因为他总是感觉这个球马上就来了。没法跟别人一起做运动,他们甚至害怕任何动作。
对于危险没有认识,常会摔跤。
如果一个孩子七扭八歪的坐在椅子上,可能是运动感缺乏。
平衡感
对直立状态的觉知,以及和外在世界的关系
半规管
中心感,内在的平衡
不敢上平衡木,他对平衡感如此敏感,有一点点就受不了。
这些孩子在走平衡木时常会掉下来,因为在失衡时要纠正才保持平衡,他们纠正得太慢了,已掉下来了。
嗅觉
直接与外界气体相联系
鼻子
道德感
更多关注自己的气味。所有空间里的气味都会影响他,甚至不好的气味会让他生病。

味觉
液体,活性的内在的物质
舌头
品味 (个人的,文化的)
挑食。很多小时挑食对味道非常敏感的孩子,长大了以后会成为厨师。
所有的食物都吃,根本分辨不出:吃的是什么。常说“给我加点调料,没味”因为对味觉太迟钝了。
视觉
/ 视觉空间的概观
眼睛
洞察力
怕光。进入教室,别的孩子没有感觉,他会说关灯,把窗帘拉上。
远视或近视。没办法把握远聚焦和近聚焦
温暖感
平衡身体内部和外部的温暖和寒冷
以心脏为中心的循环系统
心灵的温暖,兴趣爱好
天气有风吹草动,就感觉不舒服。
不知冷,不知热,冬天光身子,夏天穿很多衣服,也不知增减。多动症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
听觉
区分噪音、响声、说话声和音乐的音调
耳朵---特别是耳蜗
了解世界和其他的存在物
黑板上粉笔划出的声音,听觉敏感的孩子会受不了,椅子动一下发出来的声音,他也受不了,会抱怨。
喜欢听噪杂的音乐
语言感
识别话语和手势含义的能力
锥体束系统/丘脑系统
打开通向宇宙活跃的理性的原则(Logos)的大门
常打断别人的话,不能倾听,常想跟别人说,受不了等待。
听笑话不笑,没办法明白背后的意思,只听到了语言,没办法理解内容。很难通过语言与别人建立关系。
思想感
理解话语背后蕴涵的思想
副交感神经系统---迷走神经
理解精神的内容
总是关注别人的想法,总是想知道别人想什么。
理解不了他人的想法和精神活动。
自我感
觉知到别人的自我
以头为中心的静止状态的全人或整个人的存在(不只是物质身体)
觉知精神的本质
对他人反应过度,别人看他一眼,他会说,“你瞪我干嘛?”
很难尊重别人,常忽略别人,常侵入别人的空间。



(以上表格的部分资料由成都华德福学校培训部提供,所有内容基于Barbara Baldwin老师讲课的内容。)

附:Barbara Baldwin 来自澳大利亚,是一名具有国际影响的语言病理学家和治疗教育工作者。她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曾在不同国家、不同情境帮助过许多不同年龄、具有不同残疾状况的儿童和成人,专业领域涵盖家庭护理、教育和职业培训。她目前在南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从事私人培训工作,并在世界各地就语言、儿童发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需要和能力等话题举办讲座。

转帖: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资料来源:李云峰编:《日常的佛心》,朝华出版社,2006年    作者: 灏洋     时间: 2008-09-16
    忙碌并没有错,因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点不对头了。

    在日本的历史上生成过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而柳生又寿郎是宫本武藏的徒弟。

    柳生又寿郎由于年少荒嬉,不肯接受父亲的教导专心习剑,被父亲逐出了家门。于是受了刺激的柳生,发誓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剑手,而独自跑到一荒山去见当时最负盛名的宫本武藏,要求拜师学艺。

    拜见了宫本武藏,柳生热切地问道:“假如我努力地学习,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流的剑手?”

    武藏说:“你的全部余年!”

    “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更急切地说:“只要你肯教我,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去达成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久的时间?”

    “那,也许需要十年。”宫本武藏说。

    柳生更着急了:“哎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在他生前就让他看见我成为一流的剑手。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学习需时多久?”

    “嗯,那也许要三十年。”武藏缓缓地说到。

    柳生急得快哭出来了,说:“如果我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继夜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

    “哦,那可能要七十年。”武藏说,“或者这辈子再也没希望成为剑手了。”

    此时,柳生心里纠结着一个大疑团:“这怎么说呀?为什么我愈努力,成为第一流剑手的时间就愈长呢?”

    “你的眼睛全都盯者第一流剑手,哪里还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说:“第一流剑手的先决条件,就是永远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柳生眼中的“第一流剑手”,对你而言代表什么?是权位?是金钱?还是哪些目标或理想?“第一流剑手”对你的组织而言又代表什么?赚钱?占有关键地位?还是服务社会,实践终极关怀?

    是什么原因让宫本武藏说,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继夜拼命练剑,反而无法成为第一流剑手呢?而成为第一流剑手的先决条件,就是永远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宫本说的是什么意思?要看自己什么样的内容呢?

    在工作与生活中,全球快速变化、快速传播的信息洪流,促使每个人也莫不是汲汲营营地追求新知,唯恐不学无以活到老;可是在夜深人静时,却又迷惘于“我是谁”、“我在追求什么”、“这样追求的生活是我的理想人生吗”等思考中,因而久久不能成眠。

    这些现象莫非也是“眼睛全都盯着第一流剑手,哪里还有眼睛看自己呢”?

    或许,是该用一只眼睛看自己的时候了。什么使你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继夜拼命地“练剑”?那背后的心才至关重要啊!当你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挣扎时,是不是已经忘记了,什么才是人生之本?    

    评:人生之本,就是人不是机器,不能编一套程序一直运转,直到报废为止。人每天都在重新选择,如果你选择走老路,希望你觉得快乐,或者值得。

佛教音樂--醒來(童聲)Buddhist song

佛教音樂--醒來(童聲)Buddhist song



醒来
作词:释隆奇
作曲:李杰
演唱:王家宝(emily)(英国)
www.7yin.com
How far from birth to death,
is in the length of our breath
How far from confusion to consonance,
when comes a sudden chance
How far from love to hate,
you can’t anticipate
How far from then or now,
when laughter spreads somehow
How far from you and me forgiveness only
How far from heart to heart,
the sky to the earth
从生到死有多远
呼吸之间
从迷到悟有多远
一念之间
从爱到恨有多远
无常之间
从古到今有多远
谈笑之间
从你到我有多远
善解之间
从心到心有多远
天地之间
当欢场变成荒不台
当新欢笑着旧爱
当记忆飘落尘埃
当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人生是无常的醒来
从生到死有多远
呼吸之间
从迷到悟有多远
一念之间
从爱到恨有多远
无常之间
从古到今有多远
谈笑之间
从你到我有多远
善解之间
从心到心有多远
天地之间
当欢场变成荒不台
当新欢笑着旧爱
当记忆飘落尘埃
当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人生是无常的醒来
人生是无常的醒来

醒来(童声)-王家宝mp3

http://www.7yin.com/play_ok/4719600bcb8121ed.htm